

網上購物給咱們帶來了快捷
不出門就可以買到心儀的東西
但便當的一起也存在許多的危險
網購買賣清單走漏個人信息
給了欺詐分子待機而動

下麵咱們一起來看看這個事例
期望我們進步警覺,加強防備
謹防電信欺詐!
5月18日10時許
劉女士接到了一位自稱是“淘寶店東”的電話
對方稱因他們工作人員的失誤
將劉女士的信息注冊成了代理商
假如不撤銷的話每個月需求扣除代理費
撤銷的話就要轉到銀行進行退辦

劉女士盡管心存疑慮
但見對方能精確報出自己的名字、
購買的產品、購買的時刻以及方法等信息
便信以為真
並要求對方趕忙幫她撤銷代理商資曆
對方宣稱由電話內部轉接線路到銀行電話客服來幫她操作
便將電話轉給了自稱是銀行客服的人員
銀行客服讓劉女士奉告其銀行卡的賬號及餘額
並具體詢問了支付寶借唄及花唄的額度

劉女士依照所謂銀行客服的指示
別離轉了兩次5000元曩昔
但對方稱驗證資金還不行
讓劉女士去第三方告貸渠道借錢
劉女士便在“某星金融”借了5000元
轉賬之後對便利說協議現已撤銷
6點今後劉女士就會收到服務回執單
後轉賬的錢並沒有交還
回執單也沒有收到
劉女士這才意識到上圈套

欺詐套路剖析

犯罪分子自稱是聞名電商渠道工作人員,謊報受害人的賬戶被誤操作為代理商,需合作銀行免除每月扣款,隨後“銀行工作人員”便會以“凍結賬號”為由引導受害人轉賬匯款,或至各種假貸App上假貸後轉至騙子賬戶。

1、市民平常必定要保管好本身的身份信息,切勿隨意走漏;麵臨生疏電話、短信、郵件等,需謹慎回複,不要容易走漏個人的信息。
2、假如接到相似電話,必定要與官方客服核實身份,不要盲目信任;但凡自稱“網店、電商渠道、快遞” 等各類客服,來電要求合作“退款、理賠、免除身份綁定”等操作,要求加QQ、微信指引操作的,都是欺詐!
3、不管欺詐把戲怎麽創新,意圖都隻要一個,騙取錢財!遇此狀況必須做到:不輕信、不轉賬、不匯款,一旦上圈套應立即撥打110報警,幫忙警方攔截止損。

不要相信所謂“客服”的說法
客服並不會讓顧客經過第三方轉賬
接到騙子電話後
要去正規網站核實信息的精確性
如若不小心上圈套
請第一時刻保存依據並及時報警

來曆:反詐專業隊
修改:吳玉琳、李師祺
審閱:曾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